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1篇
  免费   785篇
  国内免费   368篇
测绘学   1107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551篇
地质学   2216篇
海洋学   473篇
天文学   63篇
综合类   263篇
自然地理   1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81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29篇
  2019年   163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03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274篇
  2011年   258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86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19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70篇
  2003年   158篇
  2002年   12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5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在此次调查中笔者负责德城区调查成果数据入库。该文基于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工作经验,就扫描档案文件、宗地权属信息和宗地界址信息快速整理入库提出几点方法,供广大一线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2.
103.
陇中和鲁西南乡村居民对当地气候变化感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基于问卷调查、气温和降水资料等气象资料以及农业灾害资料,分析甘肃省会宁县和山东省单县乡村居民对当地气候变化感知情况,探讨影响感知的因素.研究发现,绝大部分受访者在大部分情况下正确感知到气候变化,但感知及其影响因素较复杂.气候变化及其产生的影响是制约人们感知的最重要的要素,决定了感知的总体特征;感知也受相较调查时间而言较...  相似文献   
104.
利用黔南州1961~2010年50a的太阳日照时数资料,采用参考辐射站点的办法,对全州12个县市的太阳能资源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估,得出黔南州太阳能资源总体处于1 009.25~1 201.12 kW.h/m2.a,全州太阳能的高值区分布在州的南部,罗甸县、平塘县、独山县最高,而最差的则在州的西部长顺县,较差的为贵定县和瓮安县。  相似文献   
105.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三叠系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油气攻关层位,然而其地层发育情况却长期存在争议,尤其是精细层位划分以及内部是否存在不整合界面的问题。本次研究结合了前人研究成果、岩性、测井、地震资料,并以野外露头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深底沟—大侏罗沟、花园沟、黑油山沟、吐孜沟、水库沟5条野外剖面的考察,识别出各类标志层以及J/T、T/C、T3/T2、T2k2/T2k1、S6/S7界线,认为三叠系内部并不缺失S2、S3(砂组,位于T2k2),并可区分出此二层位,随即建立起多个野外剖面的时空对应关系;此外,本次研究还通过不同岩性岩石测井响应特征将下三叠统划分为3段6砂组,将上三叠统划分为3段7砂组,将中三叠统则更细划分为2段7砂组14小层,并通过元素地层学方法对层位进行了局部检验。  相似文献   
106.
四川1∶25万阿坝县幅区调,在三叠系多重划分对比与沉积盆地演化、新近—第四纪阿坝盆地演化、主要断裂带的断裂结构及其活动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区进行了详细地质调查,编制了一期工程区带状地质图、引水线路评价剖面图,提出了引水线路优选方案,为区域地质调查拓宽服务领域提供了经验,开展了区域地质调查数字填图系统应用试点工作,对系统运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进行了探讨,初步建立适宜于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为侧重点的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流程与方法,提高了区域地质研究程度和成果报告的社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7.
A biogeochemical orientation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vicinity of an epithermal Au deposit in the Moisan Au–Ag mineralized area, Haenam district in Korea. The Au–Ag bearing quartz veins of the mine occur as narrow open-space fillings within Cretaceous silicic pyroclastics. The vein minerals consist mainly of quartz, sericite, pyrite, chalcopyrite, and galena, with some electrum and argentite.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study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ocks, soils and plants in this area, to investigat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u and associated elements in rock–soil–plant system, and to evalu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biogeochemical prospecting for Au vein occurrences in Korea. Samples of rocks and soils, and leaves of three plant species (Japanese red pine — P. densiflora, oriental white oak — Q. aliena, Japanese mallotus — M. japonicu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target mineralized area and control barren locations, and analyzed for trace elements by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Sampling lines were composed of one slope line which is almost parallel to the mineralized quartz-veins, and four transect lines spaced 100 m apart across the veins at 20 m sampling intervals. From the multi-element data of rock samples (n = 9), high values of Au (maximum 2030 ppb) are spatially related to Au–quartz veins. Soil samples (n = 61) collected from five sampling lines show higher values of Au (24–825 ppb) whereas soil samples from the control locations have lower values of Au (below 25 ppb). Many plant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vicinity of the veins have high Au contents compared with those at the control locations, but the ranges of Au values are variable among plant species. In a total of 128 samples of plant leaves, Q. aliena yielded Au values of 0.4 to 6.9 ppb, and M. japonicus 0.9 to 4.1 ppb. Gold contents in P. densiflora ranged from 0.1 to 5.6 ppb. Plant leaves from control areas show less than 1.6 ppb Au. The biological absorption coefficient (BAC) of Au in plants decreases in the order of Q. aliena > M. japonicus > P. densiflora.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Q. aliena appeared to be the best sampling media for biogeochemical prospecting of Au in the study area.  相似文献   
108.
马振波 《地质与勘探》2011,47(4):654-662
目前隐伏金属矿产勘查的深度逐渐加大,勘查区也逐渐向工作程度相对较低、情况更加复杂的山区转移,常规的、单一的物探方法在勘探深度及精度等方面都已经无法满足目前勘查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CSAMT)与频谱激电法(SIP)的技术组合,并将其运用于河南栾川山区隐伏金属矿勘查实践中。结果表明该方法...  相似文献   
109.
不同岩溶储水结构分析与地球物理勘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伏平 《地质与勘探》2011,47(4):663-672
岩溶区储水结构是寻找地下水最为有利的靶区。在可溶岩与非可溶边界呈串珠状发育的岩溶泉、漏斗等,常指示地下岩溶强烈发育,接触界面的可溶岩为找水的有利部位。在背斜轴部,由于来自侧翼的挤压作用,灰岩、白云岩等硬脆性岩石易形成张性裂隙密集带,成为地下水的有利赋存部位。断裂、构造裂隙密集带使地下水互为沟通,成为良好的储水载体。在这...  相似文献   
110.
地质勘探钻孔轨迹计算新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确定钻孔轨迹是分析处理钻孔偏斜问题的前提。将测斜参数中的孔深s作为变量,用多项式函数逼近的方式建立钻孔轨迹的参数方程,推导了确定钻孔轨迹空间位置的数学模型,通过算例表明模型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